从 “卖房间” 到 “房间+文化”|开民宿可以提供的3种文化体验模式

当民宿行业陷入 “同质化竞争” 的困局,越来越多民宿房东开始意识到:

游客来住,不只是想找个地方睡觉,更想好好感受当地的文化。

对大多数中小民宿来说,想让当地文化跟客人的住宿体验搭上边,从单纯 “卖房间” 变成 “房间+文化”,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模式。

不管你投多少钱、民宿规模多大,最核心的就是把当地的文化和客人想体验文化的需求连在一起。

陶艺体验

一、体验模式

这是最易上手的合作方式,核心是将文化体验与住宿服务结合,让客人在入住期间就能完成一次文化体验。

首先,需要筛选 “轻手工、短耗时” 的文化项目。

比如 1-2 小时就能完成的陶艺拉坯剪纸创作草木染方巾古法香囊制作等,要避免因体验时间过长导致客人疲劳。

其次,体验物料包要容易采购,民宿管家经过简单培训后能引导客人体验。

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差异化套餐,比如 “住宿 + 陶艺体验” 基础套餐、“住宿 + 非遗体验 + 特色美食” 升级套餐,通过体验增值提高客单价。

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用多花钱、风险小,而且客人体验感强,能自己动手做非遗作品,既能看到,还能带回家当纪念,很多人还会发社交平台分享,给民宿免费宣传。

二、展示模式

如果觉得体验套餐需要消耗不少人力,可以试试展示模式。

把非遗等文化元素放进民宿的公共区域或者客房里,让客人住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感受到当地的文化。

比如展示印有蜡染图案的床单、窗帘、桌布,或者用竹编元素做民宿的灯、收纳筐。

让非遗不只是 “展品”,而是能日常用的东西,客人摸到的每处都有当地文化的感觉。

这种模式关键是 “自然融入”,要避免把非遗元素弄得像生硬的展板。

可以用能摸、能用的非遗产品,让客人在使用中感受文化,让非遗文化慢慢融入住店体验里。

三、中间人模式

有些文化体验需要在特定的地方才能展现魅力,比如传统制茶得在茶山、茶厂做,皮影戏适合在古戏台演,这时候 中间人模式就很合适。

民宿不直接提供非遗体验,而是当中间人,把文化和客人连起来。

具体合作方式很灵活:可以设计研学路线,比如 “上午跟着传承人学采茶,下午体验手工制茶,晚上围坐听茶文化故事”。

将住宿、文化体验、餐饮打包成一站式路线,民宿作为组织者负责协调各方资源,赚取路线策划费与服务费。

  • 早上由民宿管家带队去茶山,跟着传承人学习辨别茶树品种、采摘标准
  • 上午在茶厂体验制茶工序
  • 下午听岩茶的历史文化,还能亲手泡一壶自己制作的茶

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够深入、够真实,不是演出来的。

而且民宿不用花钱建体验场地,只要会整合当地资源,就能做出不一样的产品。

要是民宿在非遗多的地方,比如古镇、古村,这种模式几乎没门槛,建立信任、达成合作就行。

写在最后:

民宿老板们不妨从身边的文化资源开始:试着在民宿里展示一些非遗作品,设计一个简单的体验套餐,看看是否能带来新的反馈。

当民宿成为当地文化的窗口,客人记住的就不只是一晚舒适的睡眠,更是一段与文化相遇的美好旅程。

而这,正是民宿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

往期精选👇🏻

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;文件名为Frame-38.png
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;文件名为查看更多-提高排名.png
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;文件名为查看更多-民宿副业.png
自动化民宿管理神器百居易
百居易下载二维码
百居易民宿管理系统功能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# 360搜索引擎自动收录